本学期学校在市教委、宝山区教育局、震旦教育集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精神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,坚持稳中有进,稳中提效,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,培育工匠精神,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知识型、发展型技术人才。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:
一、德育工作
(一)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
充分发挥课程育人、活动育人、文化育人、网络育人和管理育人功能,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。
1.围绕中国梦、上海城市精神、党的诞生地等重要主题,统筹做好主题教育活动,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和拥军情感。
2.开展“开学第一课”、“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”、“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进校园”等主题活动,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,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,深化活动内涵。
3.积极参与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评比活动,以评促改,将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》切实落实在学校行为规范教育中,深入推进文明修身行动。
(二)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,大力推进宣传德育综合改革
构建课堂内外和网络横向贯通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,将德育内涵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、各环节。
1.积极探索德育课程的改革,将2017法治特刊、时事政治、职业生涯规划、创业指导等融入德育课堂,健全中职学生的法制观念,增强学生的职业理念。
2.为推进革命红色教育、历史人文教育、生命教育、公共安全教育、艺术审美教育等,开展了“马读班”、“红丝带—关爱生命,预防艾滋”及“网络欺凌和校园欺凌处置法”、消防安全演练及技能培训等系统主题班会活动。
3.进一步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,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制。学校通过开展家长委员会、家长会、家长微信群、校长信箱、学校网站等各种沟通渠道,促进家校的沟通与交流,共同培育学生健康成长。陈凤娟老师就家校共育问题开设了《养正亲子沙龙》德育课题。
(三)开展多元的主题活动,携手团委共同丰富校园文化
以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,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1.认真组织开展了入学教育、军训、国防教育、“十八岁成人”仪式、社会实践活动、冬季运动会等常规活动项目。
2.秉承艺术教育特色,舞蹈、合唱、体育、戏曲等多元辐射,积极参与各类活动,提升学生综合素养。
校舞蹈队坚持训练,频繁亮相于各类比赛、活动中;校合唱团培育新生,4人入选上海市中职生星光合唱团;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,学校本学期组建了校足球队、篮球队、棋牌社,参与市区级各类比赛;新设戏曲社团,通过“做”、“学”、“唱”、“练”,让更多学生了解中华国粹,热爱中华传统文化,学生演出首次在集团艺术节上表演,受到好评。
3.深化志愿服务(公益活动),增强学生社会公益心
参加了“用一点光·照亮”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计划启动仪式、2017年上海国际旅游节、上海市文联举办的弘扬“中国四大名著和传说”活动、华人盛典华东艺术团成立演出、首届上海国际婚礼时装周演出等。
4.团委以各类节日、主题教育为契机,开展了丰富的主题教育及主题团日活动。
认真组织了“青春喜迎十九大,接续奋斗中国梦”微视频接力、“未来杯”高中阶段学生课外活动竞赛选拔推荐、区第十三期马读班、第五期“中国好作业”、入团宣誓仪式、定期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等活动。
(四)严格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,做到精准扶贫
本学期收到中央财政助学金16.55万元;为754名学生申请了国家免费教育及助学金,其中申请免费教育学生人数占全校人数95.32%,合计:148.57万元;2名学生申请免学费及住宿费,占全校总人数0.25%,合计:1.3万元;4名学生申请校内帮困,占全校总人数0.5%,合计0.4万元。为使资助金真正发放至学生手中,为2017级264名新生办理了中职资助卡,并做好了全校学生的资助卡核对工作。
二、教学工作
(一)开启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,提升教育教学质量
根据市教委相关文件要求,对标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五项指标,对学校现状进行梳理,结合学校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,与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对接,制定本校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方案,明确办学定位,分步诊改建立常态化、周期性的自主诊断工作机制,引导全体师生树立现代质量理念,营造质量文化,促进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育人,不断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,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,实现学校自我规划、自我管理、自我监控、自我诊断、自我改进和自我发展,整体提升办学质量。
(二)积极备战全国文明风采竞赛
组建职业生涯规划组、非舞台组、演讲组、舞蹈组等参赛队伍,积极组织各组学习相关文件,根据确立的夺奖目标,将目标具体落实、责任到人。目前各组已将参赛作品提交,处于积极备战中。
(三)吃透相关精神,认真组织好各年级的教学工作
1.积极备战2016级学业水平考试。从组织每次检测,到每一次班主任、任课教师的质量分析会议、全年级大会,直至最后学生入考场接受检验。整个过程,认真研究上级文件精神,及时调整各个阶段工作重点,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。通过调动师生积极性方面,进行了有益的探索,紧抓提优补差,不让一名学生掉队,顺利完成了2016级学业水平考试。
2.认真学习相关文件,根据最新的三校生高考实施方案,及时调整15级学生的教学计划,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,妥善安排好相关学生的学习、实习和资格证考证工作,努力做到升学、实习、考证三不误,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好基础。
3.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了期中、期末考试、各年级月考、模拟检测,及时完成了质量分析、成绩汇总,为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提供了一手数据。
注重每次质量分析,注重与任课教师做好考后分析、总结,集体分析,查找问题,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质量,有目的地调整教学,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(四)积极组织教学法评优活动
11月20~25日是我校“教学法评优”活动周。共九位老师参与此次活动,105人次参与听课,60人次参与评课,涉及语数英、思想政治、钢琴课等基础学科及各类专业课。通过连续一周的公开课,展现了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闪光处,带给听课师生以愉悦心情及丰富知识。参赛老师高度重视,精心制作课件,认真设计教学,教研组老师相互帮助,力求打磨精品,展现了团队凝聚力。
(五)继续开展中高职“立交桥”学分银行学前教育专业的项目建设
完成与开放大学合作的学分银行项目——学前教育专业的《舞蹈》、《幼儿游戏指导》两门沟通课程的课程标准与考核方案的制定,严格教学过程管理,确保教学质量,以期达到双方合作的要求和初衷。
(六)积极推动学校美育工作
1.结合专业特点,开设各类美育课程。如学前教育专业注重能唱会跳,开有钢琴、舞蹈、美术等课程;护理专业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,开有礼仪课程;其他专业均涉及音乐鉴赏等课程,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。
2.本学期共开办了有舞蹈、合唱、戏曲、影视鉴赏、美工等16个社团活动,学生们踊跃报名,积极打造优秀社团,争创明星社团,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内生活,开阔了学生眼界、陶冶了情操,提高了综合素养。
三、教育教学成果
1.教学类
16年级246名同学在2017中职生学业水平考中获得合格率达99%,语文A、B级55%,数学A、B级72%,英语A、B级达70%的好成绩。
《财富自由之路》项目荣获上海市中学生职业体验日最佳项目设计二等奖、《手偶制作》项目荣获最佳项目设计三等奖。
2.课题科研类
强叶霞老师的《营造书香世界,感悟阅读情怀》入选“立德树人,爱满天下”——上海市中职班主任特色班集体建设论文专辑,《别让孩子孤独地成长》入选“人生第一课堂——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论文集”。
陈凤娟老师参与“守护心灵、拥抱阳光”——中职生心灵危机干预工作手册的编写,撰写《养正亲子沙龙》德育课题。
3.各类评选、比赛
1名学生评为宝山区最美中职生,并被推送参加了全国“最美中职生”及2017年上海市中小学生“道德实践风尚人物奖(美德少年)”评选活动。
2名学生被《成才与就业》杂志评为优秀记者,周文毅老师为优秀指导老师。
舞蹈队在2017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舞蹈节大赛中获得区块一等奖,市三等奖,华人盛典青少年艺术节华东总决赛优秀组织奖,并与合唱社团共同被评为2017年宝山区优秀社团。
足球队第一次参加了上海市足球联盟中职组比赛,并荣获三等奖。
四、招生就业工作
本学期顺利完成了学校招生工作,实际招收统招生160人,提前批70人 ,随迁生101人,成人中专66人,2+3预科33人,合计招收:430人。招就办将不断总结经验,力争2018年取得更好成绩。
目前,就业工作包括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。2015级统招顶岗实习学生87名;成人中专顶岗实习61人;2016级工学交替17人,由于全校大多数学生为在校高复学生,实际参加实习学生一般在毕业班中占35%左右,招就办针对不同专业举行了对口或相应对口的招聘,约30多家单位与我校建立了合作关系。
五、校办及整体工作
(一)根据市教委、区教育局的有关要求,各部门通力合作,顺利完成了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(已通过)、中小学安全风险勘查、学校信息化建设调查问卷及2017年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、中高职贯通(老年护理方向)、教学诊断与改进、宝山区明星社团等评选及材料上报工作,为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及内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(二)学校以立足上海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与卓越的全球城市为背景,拓宽办学思路,本学期首次尝试开展了与丹麦商贸高中的友好国际交流访问。通过此次国际交流使丹麦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课堂氛围,也使学生拓宽了视野,体验了中西方的不同差异。
(三)注重教师发展,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培训活动
1.注重师德建设,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素养。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类培训,及时将教研活动精神贯彻落实到各教研组任课老师处。本学期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上海教师教育管理平台的课程学习,并根据实际情况,选送了18位教师参加面授课程,分批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国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学习和观摩,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。
2.师资队伍建设成效:徐烜老师被评为中国K12培训教育行业优秀教师,唐明老师荣获2017年黄浦区成人教育协会“十佳”优秀教师称号,俞杰老师荣获汽修三级国际资格证,周文毅老师通过高级职称评选,三位教师获得高级创业咨询师证书等。
(四)根据震旦教育集团相关要求,完成了各项数据统计上报工作,配合组织了“三节同庆”、“教职工运动会”多项重大活动。顺利开展了师德标兵、优秀园丁、2017年年度考核等项考评工作,促使教职工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。
六、后勤保障工作
(一)每天进行全校巡视、检查,尤其是对水、电、煤气、消防等设施进行重点检查,对安全技防、体育设施设备进行检修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以保证学生在校安全,防患于未然,给全校师生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。
(二)组织“震旦中专微型消防站”队员培训,购置消防装备,圆满完成了区消防支队布置的各项任务,进一步确保了全校消防安全。
(三)食堂的管理成果直接关系到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师生的满意率,也关系到学校的声誉。总务科在保证对师生安全供餐的基础上,根据老师、学生的意见和建议,及时调整,在短时间内做出了有效的改善,尽力地做到让广大师生满意,切实做好后勤供餐保障工作。不定期对食堂工作进行检查监督,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加强食品的安全管理,把好食品质量关,确保食品的新鲜,并做好台帐、严格执行索票索证制度及展检制度。本学期,在仅有的条件下,总务科努力为学校建立了“自助餐厅”,这大大提升教职员工午饭的伙食质量,得到了教职员工的一致好评。
本学期学校各项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取得了一些成绩。但也有很多值得改进之处,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,开拓创新,与时俱进。
上海市震旦中等专业学校
二〇一八年一月